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

首場招募說明會反應熱烈


時間:2013年4月2日 14:00~16:00
地點:東華大學環境學院1F講堂B119


        首場的招募說明會雖然天公不作美,大家淋著雨進場,開始的時間稍稍延遲了一些,但還是不減大家對於「半農半X計畫」的興趣和關切,大家的發問都非常踴躍。


        由這次的計畫主持人─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蔡建福老師,為參與的來賓說明半農半X計畫的緣起與實施方式,整理說明會內容如下:

關於「半農半X」…
        2009年六月,蔡建福老師為了赴一場旗美社大農村工作坊的演講,在前往高雄的高鐵上遇到了塩見直紀先生,問他什麼是「X」;他試圖回答,但總覺得話語不夠精確,於是找了一支原子筆在自己的手心寫了偌大的兩個字:天命。了解了半農半X的「X」原來是天命的意思。

計畫重點

一、農村需要你:因為農村的蕭條,需要對於農村有心的人來振興農村。

二、你需要農村:因為快速的進步,與競爭的壓力下,使許多人需要被醫療,農村有良好的環境,可以紓壓與做園藝療癒的潛力。
  • 藉由半農半X這計畫找到你想做的事情,做自己的主人
  • 因應未來蘇花改通車後,人們該如何對待花蓮,是消費花蓮?或是以善待土地的方式?希望學員們能成為移民者的一種典範,做為一群用友善土地方法生活的人。
三、運用天賦發展出擁有幸福感的生活
  • 把天賦「X」帶來花蓮並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
  • 2012年幸福感來源:自由、良好的人際關係、清明的政治

計畫內容及進行方式
  • 花蓮需要你,你需要花蓮:進行學員天賦與社區需求的媒合。
  • 應用塩見直紀的郊山連絡網,以此半農半X的計畫為平台,塑造成為「郊山連絡網.花蓮」!
  • 安排入住「向陽社區」,並以此場域為耕作實作區。
  • 開設耕作相關課程,輔導農耕技術。
  • 未來的延續:移居計畫的溝通與諮詢。
參與資格
  • 對花蓮有認同感
  • 對農業有熱忱
  • 能貢獻自己的才能

學員遵循法則 
  • 於執行期間進行農務操作,以符合計畫精神。
  • 遵守所安排住宿場地的相關規定。
  • 完成36小時之樸門永續設計課程及4場農場實習。
  • 經由主辦單位輔導,將所耕作之農產品至友善環境市集販售。
  • 進入社區執行天賦活用計畫。
  • 參與計畫所舉辦的半農半X研討會及工作坊。

Q&A


Q:有什麼是可以一年收成的水果?
A:番茄、百香果,不然就要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打算。

Q:計畫結束後,參與的學員未來會是如何?
A:未來會有很多可能性,有可能繼續承接計畫…等但計畫主要是希望大家能運用這段時間慢慢認識花蓮,發現自己可以貢獻與付出的地方。

Q:未來計畫在藝術這一塊會是如何進行?
A:會想理解藝術這一塊應該是對藝術會有一些興趣,未來會對與藝術或手做有興趣的學員引介認識花蓮的藝術家,例如:阿迪克、香蕉絲製做、手工皂製作….等參與協助或成為伙伴。

Q:如果多年來不知道自己天賦是什麼?工作人員將怎麼協助我們去找到天賦。
A:每個人都有天賦,像是塩見直紀先生書裡有提到寫名信片給老人家,也算是一種天賦。

Q:很嚮往這樣的生活,但對於我們還需要努力打拼的人,這樣的生活會不會比較適合退休的人?
A:這活動不希望你要等到退休才來,而是希望你在年輕時就改變生活型態,運用原住民的生活哲學「夠用就好」。
P.s不輔導想賺大錢,但可以讓你過好生活(減少物慾),重點是要大家能換個想法過生活。

Q:生活中已經有一些計畫,對於課程部分的時間安排是不是有調整時間
A:參與活動的人皆以個體對待,依個人資源狀況調整,但仍希望學員能慢慢調整生活,把重心移往花蓮生活。

Q:如果對於課程活動有興趣,可不可以純旁聽?
A:旁聽應該是沒有問題,但中間仍有一些權利、義務,但一些規定可能還要依要旁聽的人數而定,但計畫宗旨在服務人群這點不會改變。
Sb:這項計畫只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應該是希望學員來到花蓮透過平台,來發現另一種生活,或是埋下一顆種子,而不是希望你鄙棄所有以前的計畫,也許這項計畫過去了,有些人找到立足點停留花蓮服務,而有些人帶著這樣的種子回去。

Q:36小時的課程會怎麼安排?怎麼依大家的個別性安排?
A:安排的課程是基礎課程,不一定每項都用得到但可以啟發新生活的想像,課程將分成10次上課,會有錄影等補課制度,之後可能會以出席率來計算。

Q:本身是花蓮人,想更了解自我適應工作假期的內容與時間?
A:本身已有住宿的話就不需要一起住宿,但如果有整理或者是一些活動可能還需要調整時間來配合,工作假期主要是從過程中發現學員的狀況。

Q:生態廚房想要早點學的話?是有什麼方法嗎?
A:對於住宿一開始得先外食,整理住宿的生活起居可以先從爐灶開始,整理生活狀況,應該也要有輕重緩急安排。

Q:除了預定的20組人是不是可以增加後補人選?如果20組人有人中途想退出仍有候補人選可以補進。
A:不錯的建議,可以考慮並建立制度。

Q:選定的20組人,之後要以什麼方式分配權利義務,點名嗎?
A:我們希望的形式是非契約的,並以諮商模是一個人需求改變,希望未來是以相互信任的模式進行計畫。

Q:在來往花蓮的火車上看到旁邊有一些空地,是不是可以在未來學會這些基礎時,找到一塊地並去執行呢?
A:這就是我們的目的,用友善地球土地的方式使用這片土地,使鄉村有這樣的力量重新振作,而我們擔任幫住媒合的角色,但能擁有土地的機會不大,我們會幫助承租的機會比較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